原标题:哮喘看似难缠控制其实不难
提起哮喘,医生会说这是一种常见的唿吸道疾病,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病患家属会这样描述「突然发作,整个人就这样缩成一团,透不过气来。马上送医院病情控制后,整个人才慢慢舒展开来。看着真是令人揪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哮喘的预防甚至比治疗更重要。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唿吸科主任、医学博士徐文刚钻研支气管哮喘等唿吸和过敏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0多年,他说,哮喘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骤降,哮喘进入复发高峰期,老人和小孩特别容易反覆发作,多发作在夜间或清晨,表现为咳嗽胸闷、喘息、唿吸困难,非常危险。
西医:预防哮喘比治疗更重要
徐文刚介绍,西医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覆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其发病原因包括,吸入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物体,前者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非特异性吸入物如二氧化硫、氯氨等。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覆唿吸道感染有关。食物引起哮喘发作的现象在哮喘患者也比较常见,尤其是婴幼儿更容易对食物过敏。引起过敏最常见的食物是鱼类、虾蟹、蛋类、牛奶等。此外,当气温、气压和空气中离子等改变时也可诱发哮喘,因此在寒冷季节或秋冬气候转变时较多发病。激动、紧张不安、怨怒等情绪都会促使哮喘发作。
徐文刚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哮喘的预防甚至比治疗更重要。部分患者有明确的变应原及激发因素,应尽量避免,有明显季节及时间规律性者应预防性用药。并重视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的关系。支气管哮喘病人在平时生活中应做到:居室勤清洁,避免尘埃积聚及尘螨繁殖,但在清扫居室时注意佩戴口罩,用湿布拭擦;室内陈设简单,不铺地毯,不用羽毛枕,不饲养宠物和栽种开花植物;避免菸草烟雾、异味、尘土等污浊空气,戒菸并避免被动吸菸的危害;避免剧烈运动,应做规律而渐进的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天气变化需要特别防护,积极防治上唿吸道感染。
中医:哮喘分冷热要辨证防治
徐文刚说,中医将支气管哮喘称为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以喉中哮鸣有声,唿吸急促困难为临床特征。中医认为,哮喘的病因机制是,宿痰伏肺,因感引发,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气上逆。哮喘发作时,痰阻塞气道,与气相搏,肺气失于肃降,表现为邪实之证;反覆久发,气阴耗损,肺、脾、肾渐虚,则在平时表现为正虚之症,大发作时可见邪实正虚的错杂表现。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顾」的原则。哮喘发于肺,同时波及于脾,影响于肾。哮喘发作时应给予宣肺排痰,帮助机体将阻塞于气道的痰液排出,通畅气道。肺气出入顺畅,喘憋症状就能缓解。在积极改善肺功能基础上,及时兼顾调理脾肾功能,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医认为,预防哮喘反覆发作,首先要防寒保暖,患者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根据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情况增减衣被。合理地防寒保暖可保持人的脏腑组织功能的正常运转,进而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其次要劳逸结合,过劳和久卧皆可消耗人体正气,久病之人,尤其要固护本元;最后要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佳。
中医辨证将哮喘分为寒哮证、热哮证和虚哮证。寒哮证患者,不宜多食性偏凉的食物,而应进食性温食物如羊肉、姜、桂等,热哮证患者则正好相反,荸荠、白萝卜、山药等具有健脾化痰、益肾养肺之功效,对防止哮喘发作有一定作用。哮喘发作时,应少吃胀气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豆类、马铃薯、地瓜等,避免腹胀压迫胸腔而加重唿吸困难。
徐文刚介绍,在哮喘早期阶段和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就不「喘」,因此不易被患者察知,临床上也容易被误诊。哮喘发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症状;第二阶段会出现咽痒咳嗽、胸闷;第三阶段会出现咳痰、喘、唿吸困难。一般身体健康的人出现第一阶段症状,身体通过自我调节就可以恢复健康,而哮喘病人往往没有这种正常的抵抗能力,结果使病情继续发展下去。
一些家长错误的认为,儿童哮喘不用治疗,长大了自然会好。徐文刚表示,据统计,约有60%以上的哮喘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发作次数会逐渐减少或自愈。这与患儿自身发育逐渐完善有一定关系。但他提醒广大患儿家长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不少在儿童时期有哮喘病史的人,成年后,哮喘又会卷土重来。因此,哮喘须在儿童时期抓紧给予积极合理医治。患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可塑性强,若待其自愈,则可能会错失治疗时机,影响孩子将来的生活质量。
还有很多患者哮喘一发作就往医院跑,等到症状稳定了,就逐渐减少用药甚至擅自停止用药,结果往往造成病情的反覆。徐文刚说,在哮喘的急性发作期,针对咳、喘及唿吸困难等症状,现代医学或中西医结合可以在短期内平息,达到临床治癒水平。
徐文刚解释,吸入激素是目前公认有效且安全的哮喘治疗方法。而吸入疗法为局部用药,剂量小,且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起效快,全身不良反应少,无痛无创,适合包括儿童在内的哮喘人群的防治。
很多哮喘患者都认为运动可引发哮喘,因此生活中应该少动。徐文刚说,如果接受规范治疗,注意避免环境刺激因素,多数哮喘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是不会受到影响的,进行正常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滑冰、武术、太极拳等),可促近肺功能发育,增强肺活量,增强唿吸道防御能力。对于运动性哮喘患儿,运动前先预防性用药,可有效预防哮喘发作。
[编辑:可可]